《宏观》

1、首先是中国商务部自身要转变陈旧的观念,否则又将是多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展会而已,起不到本该有、本来可能有的积极意义。中国商务部应当明白且不该否认的事实是:目前,中国和全球林林总总的展会,已经江河日下,全部成为鸡肋。并非展会对社会经济的作用要被否定,而是各种展会在其形式上已经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变化。假如仍以陈旧模式举办,办得越多,就越是一种资源浪费。说的直白些,企业和大众,对其态度就像是看皇帝的新衣,只不过客气而没有说出来而已,但人们心中都已经认为这些展会都是劳民伤财,是假热闹、真添堵。所以,问题在于不是增加新的展会,而是如何彻底地变革展会的形式、转变展会经济本身的新业态;

2、再搞某个大城市出场地逐年或者几个大城市轮流坐庄的模式,应当彻底被摒弃。平时,哪个城市不是无法解决交通和雾霾的问题?更何况展会人为地制造已经无法解决的问题,要么麻烦更大,要么被迫限制了展会本身的规模和效果,那么,又何必呢?所以,中国进口博览会,一开始,就应当在多个城市同时设展场,至少在每一个大区都应当平行设会场,至少,已经成立了自由贸易区的11个省市同时该设会场,或者,所有的省级、自治区级都应当同时有会场,才叫做“博”。

不仅解决了交通问题,而且令进口博览会的规模大为扩张;

再站在外方参展企业和产品相关人员角度想,大大提供了“中国式方便”。因为,各地城市开通对外不同地区的空中航线不同,外方人员可以直达自己愿意的地点会场,这也使得开通那么多地方航线不被浪费,还有利于各地方的长期发展竞争积极性;

相关阅读

期货开户
广告
黄金期货开户
广告
期货免费开户
广告
白银期货开户
广告

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