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古玉鉴定法则

红山文化古玉鉴定法则,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辽河流域,黄河上下,长江南北,玉文化十分盛行。以太湖流域良渚文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出土玉器最为引人注目。红山古玉用于陪葬殓尸,辟邪,象征权力、财富、贵贱等。下面小编为您介绍红山文化古玉鉴定法则。

“浆”,把古玉放在80度的微酸的水中,玉上的几个孔中会吐出一种灰色和白色的浆柱。

“熟”,红山古玉是熟的状态。

“肥”,它浮在玉中有点像我们平常吃的肥油一样,肥分为外部和内部,但是一般都很难仿造。

“净”,一般的红山出土都是干净的,无杂质。

“葬”,是一种味道,根据埋藏的地点判断,土层越深则气味越重,则反之。

“透”,新玉和老玉是不同的,用灯光侧打古玉仔细观察,就可以得知他在出土时面朝上还是朝下。

“坑”,用3-5倍的放大镜仔细观察可以看到一些不规则的晶体,一般是孔小洞大,并且伴有沁色。

“缩”,埋藏时间太久玉就会缩和阔,表层缩了,孔就会扩大了,表层腐蚀了,孔里也会腐蚀的,腐蚀的同时孔就扩了。

“孔”,指玉的侵浊纹,由于红山古玉埋在地下,使沟槽部位的侵蚀痕要大。因而真正的红山古玉的沟槽部分的毛细孔多并且伴随有浆。另外如果对红山古玉进行抛光,其沟槽部分的光亮程度是不及玉体其他部位的。

“次”,指次生物,用灯光照它会呈现宝石的光泽,表现出水晶状。

“过渡”,指玉熟了以后的颜色,它位于沁色中,在沁和玉之间。

以上就是关于“红山文化古玉鉴定法则”的相关介绍,如果想了解更多的收藏知识请多关注金投收藏网

免责声明:文章中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继续阅读
收藏知识
收藏网

猜你喜欢

印千山2022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推出“石来运转——历代文人、名人藏石专场”
APP精选 拍卖资讯 03-08
上海驰翰2023年迎春网拍“邮票钱币专场”举槌开拍
APP精选 钱币收藏资讯 03-08
北京保利拍卖2022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中国古董珍玩专场”以2287万元的成交额收槌
APP精选 古玩收藏资讯 03-08
永乐艺典艺术季 十周年线下嘉年华拍卖推出“旧香——中国书画集萃专场”
APP精选 书画资讯 03-07
永乐艺典艺术季 十周年线下嘉年华拍卖推出“惟精——历代古董瓷器专场”
APP精选 陶瓷资讯 03-07
永乐艺典艺术季 十周年线下嘉年华拍卖呈现“文房清供——文玩杂项、器物专场”
APP精选 古玩收藏资讯 03-07

收藏图鉴

外汇行情 外汇汇率 人民币汇率查询 工商银行网点 信用卡怎么办理
期货开户
广告
黄金期货开户
广告
期货免费开户
广告
白银期货开户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