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到时间和空间的双拐点,还不是情绪变脸的时候

周五一则许家大佬跳楼的消息在网络上疯传,传言说大佬不堪重负,选择纵身一跃来寻求解脱。

随后恒大出面辟谣,但网友依然不买账,各种段子满天飞,舆论继续发酵。直到晚间恒大专题会的视频放出来,才算终结了这场不知是“被自杀”,还是前首富自编自导自演的闹剧。

实际上最近关于楼市的政策消息很多。上周央行才刚官宣的降准,被市场解读为对房地产的专项救助行动,这周一晚间,证监会又正式发布了优化房企融资的“新5条”。和市场预想的一样,周二股市开盘,地产板块大涨,个股上演了一波涨停潮。

当天,几乎整个市场都搭上了快车,板块跟风,指数大涨。遗憾的是,市场的绝对交投量依然很保守,投资者的兴奋度也远不及11月初那几天。改善比较明显的是外来客的态度,本周北向资金净买入额超过260亿元,周内两个重要的政策公开日,周二和周四都出现了抢筹的情况。

这种情绪上的外热内冷,主因是今年国内疫情防控压力太重,国人的观念已慢慢被各地频现的不合理事件改变。所以当新的“20条”到来的时候,各地执行效果参差不齐;当敢为天下先的国际庄落败之后,仍免不了被人讥讽。直到广州和北京两地亲自下场试点,旦夕之间,病毒毒性骤降,“放开”的讨论才逐渐在被大家拿到台面上来。

只是资本市场的反应和舆情没处在同一个节拍上。周四大盘高开低走,周五低开补缺,指数运行空间大幅收窄,市场降温,资金被重新收拢到局部范围内搞突袭。不同的是,市场炒作的重心也转移到了“放开”的逻辑上来,大消费板块,饮料、食品、白酒、旅游、文娱等都开始露脸。

最近监管层所做的努力,是想要通过拉动权重股,让A股核心资产的估值逻辑回到正常的逻辑上来。实际来看,有成效但不甚显著。权重搭台,始终缺少可以撑起市场信心的顶梁柱,被寄予厚望的大基建,也因特殊原因,只能偏安一隅,非但没有充分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市场的“吸血鬼”。

大盘周内涨幅的八九成来自于周二和周四这两个交易日,而且周四高开后上攻乏力,指数短期抛压开始呈现。这一波反弹从11月1日算起,截至本周五共历24个交易日;反弹之前的二轮探底,从9月16日破位开始,10月31日结束,总共是27个交易日。周期方面,未来两三个交易日是理论拐点;空间方面,对称性很好,本周四最高点已经摸到9月中旬的跌破口。

下周多空博弈的结果,大概率会影响A股的跨年剧情。监管层借由房地产刺激经济活动,提振市场信心的目的很明显,只是现在这种情绪在市场上的传导效果不佳。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因还是口罩问题,隔三岔五的静默,封控,隔离,再好的甜品政策也刺激不到市场的G点。

所以,这几日京、广等地对防疫政策的优化,能否在全国范围内成为先行先试的典范,对经济活力至关重要,对股市的中期走向也有决定性作用。

当前的炒作,以救地产为核心的基建行情还有后话,以放开为预期的“吃喝玩乐”经济正恢复生机,而把疫情视为“福利”的核酸经济则将跌落神坛。至于其它概念、热点的炒作,在市场流动性的掣肘下,未来一段时间还是难以改变强脉冲,不持久,流水席的特点。

大盘技术面,周期和空间的双拐点,客观上我们无法替市场选择,理性的做法是等大盘的下一步信号。主观上我个人看好会打破技术形态的固有思路,再上演一轮逼空,持续到月底,让A股跨个“好”年。变脸的时间点大概率在节后。

更应该小心的是,有些现在看似很稳的事情和形态,恐怕要在2023年一季度,又要被推倒重来。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中板块、个股均为技术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建议!

文/黑马牛散

继续阅读已到时间和空间的双拐点,还不是情绪变脸的时候
点赞

免责声明 用户在金投网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所有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金投网不做任何保证。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金投网未授权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与用户私加联系方式,请切勿轻信且不要将您的个人账户信息与资料透漏给他人,任何用户私加联系方式由此带来的账户与资金损失都由用户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

市场的转机能否在月底出现?

杨朋威 03-18 496

现实的市场,有的在逼空上涨,有的爬不上热炕头

杨朋威 03-05 458

A股春猎时节,如何避险?

杨朋威 02-19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