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前瞻】疫情笼罩的美国,就业真的能如期恢复?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7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0日全美报告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01171例,为今年2月7日以来的单日增幅最高纪录。

美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截至30日的7天平均日增确诊病例为72493例,这也是自今年2月中旬以来的新高。7天平均日增确诊病例自6月中旬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

全美7月30日报告新冠死亡病例451例,7天平均日增死亡病例308例,两项数据分别为自6月上旬和中旬以来的新高。截至7月29日的7天平均日增住院病例为6071例。

近期,美国疫情核心指标严重反弹。美疾控中心7月30日公布的每周疫情报告显示,目前美国7天平均日增确诊病例、死亡病例、住院病例较前一周分别上升64.1%、33.3%、46.3%。

公共卫生专家认为,近期疫情核心指标严重反弹与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加速传播以及疫苗接种进度迟缓有很大关系。

美疾控中心称,德尔塔毒株会继续成为美国主导型新冠变异病毒,预计其感染病例占近期全美新增确诊病例的82.2%。

在德尔塔毒株加速传播之际,美国新冠疫苗接种进度却在减缓。美国总统拜登此前宣布的疫苗接种目标是在7月4日独立日前,让70%的成年人接种至少一剂新冠疫苗。但美疾控中心网站数据显示,截至31日,全美完成一剂疫苗接种的人数约为1.9亿,占美国总人口的57.5%。

MM肺炎信心指数可用来洞悉市场对于肺炎疫情的信心程度,0 值以上代表疫情 受到控制,但疫情期间皆在 0 值以下,因此建议观察指数的趋势变化,而非绝对值:若指数向上显示肺炎疫情受到控制,市场对肺炎疫情信心面提升;指数向下显示肺炎疫情恶化,市场对肺炎疫情信心面下降。

从近期的疫情数据来看,美国的新冠疫情正在恶化,而疫情的反扑也是打乱了美国的经济复苏计划。就在前几日美国国会还初步通过了拜登政府的1.2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旨在帮助目前的实体经济走出困境。但是在疫情面前,似乎这样的财政刺激显得略显苍白,真的是辛辛苦苦大半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如果说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有多严重,那么你可以去看一下美国去年的经济数据。从去年5月份开始,美国的失业率达到两位数,而初领失业金人数也是从20多万人猛然飙升到600多万人,仅从就业层面上就可以看出,新冠疫情导致大量民众失业,美国的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今年随着拜登政府的上台,开始重视疫情工作,美国的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加上新冠疫苗的接种,国民经济逐渐开始复苏。在疫情期间,美国政府为了保障失业民生基本的生活需求,实行“失业救济金”政策,为那些因为疫情失去工作的人发放救济金,以保障这部分人最基本的生活。

可是这样刚开始还好,保障了失业民众的生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希望更多的民众走出家门参与社会劳动。这个时候“失业救济金”就起了负作用,许多领取着失业救济金的民众不愿意走出家门,可能靠这些生活保障,使得他们对于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于是政府也意识到了“失业救济金”政策对于恢复经济的阻碍作用,便在今年6月12日这一天,美国四个州率先宣布取消“失业救济金政策”,不再为那些失业民众提供经济保障,随后美国多数州为也宣布逐步取消这一政策为的。了就是让更多的人走出家门,参与恢复美国经济的社会工作。

其实在“失业救济金”政策取消之后,美国的就业人数的确呈现上涨趋势,初领失业救济金人数也逐渐降低。然而自7月下旬开始,当周初领失业金人数录得41.9万,这个数据是自今年5月20日以来的新高,随后月末的初领失业金人数也是录得了40万人,美国的就业市场再次蒙上了阴影。

按理说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反复,但其实原因也不难找,那就是疫情的影响。自7月下旬开始美国的新冠疫情新增人数开始不断增加,而上一周的疫情新增人数日均增加了将近3万人,这个是导致就业市场萎缩的主因。

出于对疫情的考虑,更多的民众为了生命安全选择留在家中,已经工作了的也有许多选择离职,这也造成了初领失业金人数出现反复的因素。对于追求个性自由的美国民众来说,没有什么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了,或许去年美国人还高喊自由,可是再尝尽了疫情的苦之后,今年的美国民众格外的“惜命”。

最后,单从就业市场来看,新冠这只“黑天鹅”可能会打乱之前的大好局面,况且这只“黑天鹅”是已经变异后传播更强、毒性更大的Delta病毒,我想没有一个美国民众对病毒再有勇气无视它了。

所以说,这次的非农我不看好会录得一个好数据,而这一切也不是无迹可寻的。哪怕政府再大的经济刺激与政策支持,却始终抵不过疫情给美国民众造成的心理阴影。

继续阅读【非农前瞻】疫情笼罩的美国,就业真的能如期恢复?
点赞

免责声明 用户在金投网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所有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金投网不做任何保证。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金投网未授权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与用户私加联系方式,请切勿轻信且不要将您的个人账户信息与资料透漏给他人,任何用户私加联系方式由此带来的账户与资金损失都由用户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

科技股连续大跌,你是否感知到了下一个“风口”的到来?

财经界何金银 08-01 636

教育“双减”只是开始,一场教育大变革正悄然而至

财经界何金银 08-01 804

美联储维持货币政策宽松不变,收紧之路复杂且漫长

财经界何金银 07-29 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