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0阅读 0评论

投资基金4大不良习惯

数据往往显示,过往10年公募主动权益基金业绩不俗,超越一些主流指数表现,但给众多投资者印象却是买基金不赚钱。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市场波动往往是原因之一,但也存在一些投资者追涨杀跌、爱追冠军基金、定投时间过短、追创新基金等习惯。需要注意的是,过往数据发现,投资基金最好选择长期业绩领先品种坚持长期投资为宜。

投资基金4大不良习惯

习惯一:追涨杀跌 “追涨杀跌”动作反映在市场行情向好时,权益类基金的高收益容易吸引投资者涌入,但这些投资者在市场大幅波动时难以长期持有,致使其资产持有期收益率远远低于基金产品的净值收益率。“追涨杀跌”的行动很容易让投资者错过收益最丰厚的一段时间。

投资基金4大不良习惯

习惯二:追求冠军效应 不少投资者买基金喜欢追求“冠军效应”,每次追求排名靠前的基金或者是排名第一的基金,但是过去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年度冠军第二年继续保持优秀者很少。专家建议投资者最好不要以某一年收益排名作为参考指标,最好是拉长考核时间,比如找到过去3年、5年都业绩靠前的基金,因为长期业绩更能真实反映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

投资基金4大不良习惯

习惯三:定投时间太短 被称作懒人理财神器的基金定投受到很多投资者青睐,但也有不少投资者提出疑问,近一年以来定投账户录得净亏损,想停止定投。其实定投时间短往往也是投资者布局基金收益不高的原因,此外,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基金定投要选择的并非每年的业绩冠军而是长跑冠军。投资者还可以采取智能定投、组合定投等方式来做好投资布局。

投资基金4大不良习惯

习惯四:逢新必追 创新型新基金推出来往往吸引投资者眼光,但是有时候对于新基金运作机制都不了解就盲目布局,也有一批基金投资者受伤。其实有很多创新基金,引起一时风潮,但是被市场验证,有些不幸清盘,也有些平庸运作。因此,投资者一定要注意,创新基金产品并不是万能药,最好先学习了解相关基金运作原理,并坚持冷静观察一段时间,根据自己实际需求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