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一哥,被冷落很久了

中国汽车一哥上汽集团已经连续18年夺得中国汽车销量桂冠,但资本市场似乎并不太买账。

当前,上汽的市值仅1670亿元出头,远远落后于比亚迪的6300亿元以及长城汽车的2300亿元。市场给予它的估值为11.9倍,也远远低于后两者的20.7倍与22.9倍。

上汽的股价见顶于2018年,此后一路震荡下跌,现价较历史高峰回撤50%左右。而同期,比亚迪暴涨逾230%,长城汽车涨逾140%。

汽车一哥,被冷落很久了

现在上汽燃油车业务持续萎缩,拖累业绩基本盘;另一方面被给予厚望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没有太多亮点。

为什么油电车新旧交替大变局下,这个汽车一哥会被逐渐冷落,它的未来突破点又在哪里?

01

2013-2018年,上汽汽车总销量持续攀升,全国市场占有率维持在23%-25%的高位水平。

但2018年之后,公司的发展迎来转折点,此后,销量一路退坡,2023年仅502万辆,较巅峰时减少超200万辆,下滑幅度高达28.8%,市场占有率也进一步滑落至16.7%,仍要高于比亚迪、长安、广汽等大型汽车集团,但差距明显收窄了。

汽车一哥,被冷落很久了

从销量结构上看,新能源汽车占比持续提高,2023年达到22.4%,但绝对值仍然偏低。去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112.3万辆,同比增长4.6%,远低于全国平均37.9%的表现。其中,五菱宏光MINI EV是其扛把子,销量32.9万辆,占比新能源总销量的30%左右。但该车型定价低端,无法给集团贡献多少利润。定位相对高端的自主品牌智己、非凡汽车,销量表现不尽如人意。

伴随整体销量持续下滑,上汽业绩也持续萎靡。2023年,营收7447亿元,同比基本持平,较2018年高峰下滑17.5%。归母净利润为141亿元,同比下滑12.5%,较2018年下滑超过60%。

汽车一哥,被冷落很久了

很显然,上汽净利润下滑幅度远高于营收幅度,表明盈利能力有所恶化。从数据上看,截止今年一季度末,销售毛利率为8.84%,净利率为2.05%,分别较2018年下滑4.4%、3.4%。另外,去年净资产收益率仅为4.98%,创下1997年上市以来最低记录(刨除2008年次贷危机)。

综上来看,上汽营收、归母利润、毛利率、净利率等核心经营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行。在此大背景下,上汽的估值水平中枢下移有一定合理性。目前上汽的PE仅11倍出头,PB也已连续多年破净,从2018年3月的3倍下滑至如今的0.57倍。

02

过去很多年,上汽搭上合资时代的便车,躺赢了很多年。如今,中国汽车业格局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合资车的挑战还在后头。

截止今年4月,中国品牌乘用车持续冲高,月度市场份额与累计市场份额纷纷突破60%,创下历史新高,较2020年的38.4%大幅提升22.3%。

而合资品牌汽车份额已经降低至40%。其中,日系车品牌降幅最猛,已经跌至12.2%。德系车品牌也出现明显滑铁卢,当前仅16.6%。

汽车一哥,被冷落很久了

在比亚迪2023年财报投资沟通会上,王传福大胆预测,未来三到五年内,中国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将从目前的40%大幅锐减至10%,而这30%将由中国品牌填补。

如果按照王传福的说法去演绎的话,上汽作为最大的合资汽车集团之一,将备感压力与危机。

中国国产品牌乘用车持续崛起,源于新能源赛道弯道超车。2024年4月上半月,新能源汽车销量26万辆,渗透率历史性突破了50%,比计划2035年超过50%的目标,足足提前了11年。要知道,2020年渗透率仅5.4%,2022年便已突破25.6%,2023年持续攀升至30%以上。这比市场预期超出太多了。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2023年前十大新能源厂商有九家国产品牌。其中,比亚迪市场占有率高达35%,远远高于第二名特斯拉的7.8%。其余厂家还包括广汽埃安、吉利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等。

汽车一哥,被冷落很久了

在2020年,上汽集团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占用率曾达23.4%,排名第一。主要是凭借当年五菱宏光MINI EV的一炮而红,在短短几个月之内销量突破100万辆。不过,2022年被比亚迪反超,2023年市占率更是大幅下滑至11.8%,落后于比亚迪23.2个百分点。

更为严峻的是,上汽在新能源汽车高端市场并没有站稳脚跟。2020年、2022年分别成立智己、飞凡汽车,冲击高端梦。但几年下来,销量不甚理想。

2023年,两大品牌全年销量仅3.8万辆、2万辆。要知道2020—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5倍以上。这几年,正是各大厂家跑马圈地,给消费者树立高端品牌的关键时期。彼时,竞争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激烈。

如今,渗透率已高达50%左右,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卷完技术卷服务,卷完服务卷价格,卷完价格卷老板(直播)。

按照原有设想,智己汽车主打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飞凡聚焦20万-30万元之间的中高端市场。但行业内卷之下,去年10月推出的智己LS6官方指导价为22.99万元起,直接下探至非凡汽车的价格带。面对兄弟品牌的挤压竞争,飞凡汽车起售价已经跌破20万元门槛。

上汽集团的中高端之路并不顺利,未来冲击第一梯队还任重道远。

倘若国内这块市场始终无法有效突围中高端,未来上汽又将如何保住现有业务基本盘呢?

还有一条路,即庞大的海外市场是可以发力的。

2023年,上汽集团海外销售120.8万辆(出口109.9万辆,排名第一),同比增长18.8%,其中自主品牌占比92%,新能源车占比24%。未来三年内,上汽集团还将在海外市场投放14款新能源“全球车”,持续壮大海外“产品阵营”。

海外市场中,欧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20.1%,美国市场为9.4%,还有很大的渗透率提升空间,市场格局也不像国内那样明晰。对于上汽而言,借助出海还有迎头赶上的些许机会,但注定这条路坎坷崎岖。

03

10年前的选择,决定企业今天的成败。

比亚迪的王传福早期选择用燃油车业务赚来的辛苦钱来支撑新能源车的远大梦想,一度被吐槽被讽刺,彼时负重前行的比亚迪用时13年一共卖了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但现在半年就卖掉超150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第一大车企。

上汽集团早于2001年便入局了新能源赛道,做了燃料电池轿车。2015年,借着政策补贴东风大幅加码新能源汽车。彼时,宣布150亿定增计划,72亿用于新能源汽车相关项目,20亿元将用于智能化大规模定制项目,19亿元将用于前瞻技术与车联网项目。这让当时体量还很小的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厂商都备感压力。

如今,比亚迪强势崛起了,小鹏、蔚来等新势力品牌也从激烈的车圈市场中杀出重围,赢得一席之地。而上汽集团却没有太多作为和靓丽成绩。要知道,在燃油车时代,上汽可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无论是交付量、总市值,还是资金实力都遥遥领先于一众竞争对手。

选择与执行的力量是无穷的。上汽已经错失了汽车上半场最佳转型的红利期,还要继续面对未来的压力与挑战。

可以预见,海内外汽车市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市场集中度会大幅提高。余承东就曾坦言,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主要玩家可能就在一只手数得过来。他判断,未来能活下来的企业每年的产量达不到500万台以上或者达不到1000万台以上,就很难在时代中立足。

这场百年汽车业大变局足够精彩,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崛起之势不可阻挡。而燃油车时代的一哥上汽,想要保住曾经的江湖地位或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中国汽车业下半场的生死之战已经拉开序幕,鹿死谁手,犹未可知,静观其变吧!(全文完)

来源:格隆汇

温馨提示: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

免责声明:文章中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继续阅读

猜你喜欢

苹果新动向:iPhone 17 将会更薄!港A苹果概念全线大涨
苹果新动向:iPhone 17 将会更薄!港A苹果概念全线大涨
APP精选 实时热点 35分钟前
酒价止跌、股价疲软,茅台信仰保卫战打响?段永平、紫金陈等高呼“坚定”!
酒价止跌、股价疲软,茅台信仰保卫战打响?段永平、紫金陈等高呼“坚定”!
APP精选 实时热点 3小时前
不降息!6月央行缩量平价续作1820亿元MLF,分析人士:降息面临“双重约束”
不降息!6月央行缩量平价续作1820亿元MLF,分析人士:降息面临“双重约束”
APP精选 国内新闻 5小时前
中证A50ETF规模激战继续!平安基金继续领先,摩根基金紧咬不放,大成基金虎视眈眈!
中证A50ETF规模激战继续!平安基金继续领先,摩根基金紧咬不放,大成基金虎视眈眈!
APP精选 国内新闻 6小时前
(2024年6月14日)今日辟谣:山东大学向考生发送“降分录取协议书”?
(2024年6月14日)今日辟谣:山东大学向考生发送“降分录取协议书”?
APP精选 实时热点 6小时前
昔日女首富,被股民质疑
昔日女首富,被股民质疑
APP精选 国内新闻 6小时前

生活百科

外汇行情 外汇汇率 人民币汇率查询 工商银行网点 信用卡怎么办理
期货开户
广告
黄金期货开户
广告
期货免费开户
广告
白银期货开户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