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保问题

企业社保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民经济的稳定系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日益增大,但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小企业的实行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其经济发展速度,寻求问题所在是解决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问题的关键。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民经济的稳定系统,它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保证制度和福利提供制度,为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了一个“安全网络”,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物质生活提供了有效保障,使社会成员在其因各种原因而发生生活困难时获得了“生存权利”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 1000 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 99 %。近几年间,我国中小企业的总产值、实现利税和商品劳务出口额分别占全国企业的 60 %、40%和 60 % ,城镇就业机会75 %。很明显民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的生力军,在宏观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民营中小企业的社会保障却与其发展极其不适应。 

寻其解决方法首先应从其存在的问题着手,本文主要分析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从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我国的社会保障目前主要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我国中小企业对职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纠其原因也可从这三方面入手分析。 
 
企业方面  企业对短期利益的追求 

企业作为职工社会保险的买单者之一,对职工社会保障负有不可推诿的缴费责任。而民营中小企业作为私有制性质的经济主体,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的的,社会保险费用的支出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企业的工资成本,减少了企业盈利。所以,相当一部分民营中小企业总是在千方百计地减少或逃避社会保险费的缴纳,从而导致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险参保率低,保障程度远远不能满足企业职工的保障需求。 

然而,从成本支出与实际收益的长远角度以及中小企业寻求规模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中小企业有必要建立社会保障措施,降低雇员流动过程中由开始到替换结束成本支出的水平。企业一个雇员流动又开始到替换结束的整个过程究竟要多少成本?据美国管理学会(AMA)的报告显示,替换一名雇员的成本至少相当于其全年薪酬的30%;对于技能紧缺岗位,此项成本相当于雇员全年酬薪的1.5倍甚至更高。管理和销售岗位雇员的流动成本可高达离职雇员全年薪酬的200%~250%,雇员流动成本的加大既增加离职成本或替换成本等有形成本,也扩大了与此相关的雇员流动导致生产率下降等无形成本,事实上,从企业发展的长期成本支出的影响来看,雇员离职的无形成本远远高于雇员离职的有形成本。可见,在不增加发放实际工资总量的基础上,给员工附加社会保障金的投入,一方面可以稳定企业的人才资源,积极吸引优势人才资源的流入;另一方面又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增加雇员的努力程度,给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在重大事件中又可降低企业实际负担率。中小企业采取一定的社会保障措施为雇员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一个较好的生存环境,使雇员的努力程度大幅度提高,中小企业自身也随之受益。

2、企业积累不足,资金力量薄弱,同时税负又较重,致使许多企业在承担企业员工社会保险支出时确实有些勉为其难。
 
由于我国的民营企业是在特殊的体制环境下创业和成长起来的,使得多数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具有一些先天的弱点,如积累不足,企业资金力量薄弱;起步水平不高,投资盲目性大;企业的生命周期短,行为短期化等,这对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增加了相当的难度。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度远远高于其它大型企业,其发展初期所需资金的绝大部分是通过自我积累的方式来解决的,即便在企业发展起来以后,其发展扩张也多是通过自我滚动的方式实现的。所以,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紧张的“通病”。 

民营企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是得益于生产力解放下的短期效益,我们的民营企业真正的市场竞争力还是较弱的,例如在产品竞争方面,民营企业的产品普遍存在着不仅科技含量低,而且缺乏自主产权的产品,能够体现其竞争力的也仅是低成本优势,而这种低成本主要在劳动力方面,一旦人工成本上升必然带来企业发展的受阻,在这样的关系到其发展问题面前,民营企业对保障费用缴纳持消极态度也就可以理解。 

因此,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自身因素,使其政策与中小企业经济的发展相适宜。 

3.企业员工队伍的流动性 

民营中小企业一般市场竞争力较弱,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所以高倒闭率成为民营中小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统计表明,中国的中小民营企业有60%会在5年内破产,有85%会在10年内消失)。企业一旦倒闭,劳动者又要在劳动力市场中寻找新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用工形式很不规范,随意解雇、辞退员工的现象普遍存在;加上民营中小企业管理上存在的一些弊端,如过分追求物质报酬忽视员工精神追求,重使用、轻培养,集权过多、管理过严等,难以使员工产生一种归属感,员工自动离职率也相当高。以上种种原因造成民营中小企业职工流动性远高于国有及其它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农民工占有很大的比例,流动性则更高。过高的职工流动率不仅加大了社会保险的统筹难度,而且许多雇员本身由于对社会保险的技术操作程序不了解,对社会保险的未来预期较低,对社会保险的兑付也持怀疑态度。再加之针对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民营企业员工队伍的流动性已成为普通现象,使民营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障的实施的难度加大。 

只有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协调各自利益达到最大化,才能使社会保障制度在民营企业良好的运行下去,才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经济效率,促进合理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因此,努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是当前中国市场化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总是存在一些问题,医疗改革的失败就是一个例子,因此虽然找出了问题,但问题的解决仍须不断的探索。

免责声明:文章中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继续阅读
社保

猜你喜欢

新华保险融资融券余额较上一交易日增加0.08亿元
APP精选 公司动态 昨天
中国太保6月2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910.3385万元
APP精选 公司动态 昨天
中国人保今日股价:6月28日收盘上涨0.78%
APP精选 公司动态 昨天
中国平安6月2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299.8349万元
APP精选 公司动态 昨天
嘉兴监管分局批准太平洋产险嘉善支公司变更营业场所
APP精选 监管动态 昨天
太平洋财险綦江支公司变更营业场所
APP精选 监管动态 昨天

保险知识

外汇行情 外汇汇率 人民币汇率查询 工商银行网点 信用卡怎么办理